第一百零五章 新的起点-《汉灵大帝》
第(2/3)页
奏报称,今天上半年,在已控制区域,还可开辟四个农垦移民安置点,安排两万移民。这一地区三四年内可以安排八到十万移民。再往南就是平原地区,目前人口稀少,能容纳的移民就更多,初步预测能以百万计。
奏报称,周乔他们胶树调查小组已初步完成了对控制区域的胶树资源调查。下一步,帝国将鼓励当地村寨采胶,帝国收购后运回。
牛弘现在不单纯是思考帝国的南下计划怎么推进,而是要同帝国的南方开发计划配合起来,综合考虑。帝国的南方开发计划实行两年多来,成效显箸。把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带动起来了,带动了当地手工业,医疗卫生事业,教育等等。已经有自发的移民迁徙,中原地区的人口慢慢向长江流域转移。这对减少中原地区的人口压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现在,帝国的北方十年之内没有大的安全威胁,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把帝国的南方开发计划推进到珠江流域,推进到交趾日南。这对帝国来说是具有重生的意义,原来帝国尽管有这么大的版图,但人口和经济重心一直集中在中原,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是造成帝国容纳人口的极限每二百年来一次的情况。总在发展,饱和,动乱,再发展的低水平循环。
除了进一步把南方开发向南推进外,利用现在帝国连续几年的粮食丰产,搞一些大的基础设置建设,推动百业发展,把大汉这个农业帝国慢慢向工业化方面引导。
从财政情况来说,一方面由于这两年农牧业和百业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幅较大,另一方面,太傅这几年在机构编方面控制的很严,使得帝国官员的食秩支出保持低增长。现在国库赢余相当于一年以上的财政收入,这么多财富不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简直是浪费。
当然,一旦开始大规模的基础设置建设,这点财政赢余一两年就会消耗光的。到时侯可适度培加税役,让百姓的收入增长幅度适度降低。如果百姓收入增加幅度太快,加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就会呈暴发式增长,三十年都可以翻一番的。以现在帝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口增长过快是没法承受的。
把构思理顺后,牛弘长舒了一口气。
“陛下,给奴婢赐个名吧。”郑燕看到牛弘的样子,知道现在可以轻松一下了。
“是呀,建章宫的两位姐姐都是陛下赐名的。”夏燕也不甘落后。夏燕说的是鄂儿辰儿,那还是当初牛弘闲得无聊,拿两宫女打趣,哪是诚心赐名的。
“让朕想想,”牛弘说道。的确牛弘对两位宫女没放在心上,一是现在事情太多,二是女人太多,真有点把她们忽略了。
说实话,郑燕夏燕的恣色在鄂儿和辰儿之上,能够在全国性的秀女初选中脱颖而出,肯定不是凡品。鄂儿辰儿是牛弘用她们身上的缺陷打趣的,所以顺着这个思路,牛弘仔细打量起两位宫女来。
第(2/3)页